作者
小爱同学
小爱寄语
很多伟大的作曲家都给单簧管这个乐器写下了不朽的优美旋律。很多爱音乐的人又因为这些优美的单簧管旋律而深深的感动而陶醉.
起源
单簧管这个乐器的起源时间比较短,也就年的历史。和在年之前的各种文献记载中只有类似于单簧的类似乐器,而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单簧管。以下引用自科林.罗森的《年以前的单簧管乐器》(而平常这个沙吕莫管就是现在单簧管的鼻祖—小爱注解)
而我们传统理解上的单簧管是有德国乐器制作家登纳(JohannChristophDenner)制作完成。至今慕尼黑博物馆还保存着登纳三百多年前制造的那个类似于竖笛形状的单簧管,其实确切的叫它“沙吕莫管”更为贴切。这也证明了单簧管和竖笛直接密切的关系,所以说竖笛是单簧管的祖先也不为过的。
所以在曼海姆时期的德国,很多作曲家已经注意到这种竖着吹得乐器,当时很著名的音乐家泰勒曼就为早期单簧管写过曲子。当然早期的单簧管也就是“沙吕莫管”也被当时人们当成一种噱头,在开音乐会的时候很多乐团都会宣传“xx乐团”加了两把或者四把单簧管。这样很多音乐爱好者都以见过单簧管这种新型乐器而为傲。也就是说在18世纪的欧洲,如果一个管弦乐团里出现了单簧管,估计每场的听众都会爆满。说明这种乐器在当时的欧洲是多么的火爆。
而约翰.登纳的儿子雅各布.登纳,继续改良这个乐器给本是只有按孔的乐器装上了(A)和(bB)两个金属按键,加上了喇叭口和单簧管的二节部分,笛头部分是用棕榈丝或者藤条来绑住哨片。这应该是是真正意义上的单簧管,而摆脱掉了“沙吕莫管”这个头衔。所以我们现在学习单簧管的时候都会说是德国人登纳发明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单簧管”要比“沙吕莫管”的最新产品还要晚几年,但是不否认的是沙吕莫管和单簧管存在的必然联系。
简单的说,沙吕莫管是单簧管的鼻祖。
而同时期里,最早为沙吕莫管写曲子的作曲家中是~年休斯敦.达特(Thurston.Dart)的《第四模仿小号全集》(TheFourthComponentBookforMockTrumpet)。由此可见,当时的作曲家把沙吕莫管当成小号的替代品而为其创作乐曲。另外还有同时期无名氏写的两册《两支沙吕莫管、两支小号、两支Hauboi、两把小提琴、两支长笛、两支单簧管或者猎号演奏的乐曲》,这些都编入阿姆斯特丹出版商艾斯提恩.罗格(EstienneRoger)在年出版的目录中。
延续
所以,怎么说呢?对于那个时候要是那个管乐团,或者交响乐团如果有了沙吕莫管或者单簧管的话,乐团的票会卖的格外的好。这如同xx动物园里引进了大熊猫一样让人期待。而真正让单簧管“发扬光大”的人物便是“音乐神童”莫扎特。当这位当时维也纳最为著名的音乐家听到单簧管的声音后就完完全全的被这种乐器所迷住。莫扎特也是第一个把单簧管加入正规管弦乐团编制的人。他因为对单簧管的挚爱,为当时这个新型的乐器写了很多的协奏曲,包括直到现在还在演出的《单簧管A大调协奏曲》(kv),他觉得单簧管的音色更等同于人声的哼鸣,最贴近人声。
泰勒曼在年康塔塔里使用过单簧管,后又在中音和次中音沙吕莫管中尝试使用。在他的清唱剧《消失的斟酌》(SeligesErwagen)中就加入了沙吕莫管和单簧管。而更多的作曲家都为沙吕莫管和单簧管谱写曲子,比如巴赫、哈斯、米卡、沃纳,亨德尔在他歌剧《里卡尔多》(Riccardoprimo)(年)里写了两支沙吕莫管的一段优美牧歌旋律。
无论是沙吕莫管还是单簧管,这两个乐器对于小爱来说就是同一种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簧管假装了长笛上的联动系统,使得单簧管的音域更加宽广,演奏更加灵便。所以单簧管逐渐代替沙吕莫管,慢慢的淘汰掉了它。单簧管成了沙吕莫管真正的接班人。在巴洛克时期,沙吕莫管和单簧管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样的,当然两者关系也是非常密切。之所以一直在讲沙吕莫管这种乐器,就是因为对于研究单簧管的人来说,沙吕莫管就是单簧管,早期的单簧管也就是沙吕莫管。而现在中央音乐学院考级书上四级和六级上还保留巴洛克时代曼海姆时期作曲家约翰.斯塔米茨(JohannStamitz,~年)的《第三单簧管协奏曲》和《第七单簧管协奏曲》就是一种印证。每当我去吹奏斯塔米茨第三协奏曲的时候,我还能感受到巴洛克时期德国曼海姆地区的那种特有音乐风格。斯塔米茨作为当时曼海姆时期最伟大的指挥家,对单簧管这种新乐器的喜爱不言而喻,你从他写的乐曲中就能感觉出这种对这种乐器的挚爱感觉。不然,几百年下去我们依然还是去聆听包括演奏斯塔米茨、维瓦尔第、泰勒曼、巴赫、亨德尔这些巴洛克时期大师为单簧管所写的的经典旋律。
早期单簧管普遍为黄杨木制造,普遍和现在的单簧管并不一样。所以为了这种区别,我们把“古单簧管”叫做“沙吕莫管”。一下引用尼古拉斯.沙克列顿《单簧管的发展》。
也就是说更早期的单簧管都是被作曲家用来代替小号的“备胎”,很多作曲家写的简单单簧管旋律,为了代替小号的音色,而普遍用在自己的乐曲之中。当然在小爱看来更多的是为了一种噱头,为了乐团卖更多的票而已,因为一种新型的乐器的出现,比写一首传统的曲子更能让人觉得有意思。
从一开始的“两键”单簧管到后来“五键”单簧管,单簧管真正被定义为了古典标准乐器,单簧管也迎来了它最佳的时期。很有资料都表明,很多作曲家都愿意为这种乐器谱曲,来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约翰.巴普提斯特.梅科林(JohannBaptistMerklein)在年左右制造出了八键黄杨木A调单簧管,这也是最为古典的单簧管,被称为现在单簧管的鼻祖。
斯蒂芬.科赫(StephanKoch)把单簧管的按键增加到了12个,第一作用乌木代替了黄杨木。理查德.比尔托(RichardBilto)把按键又增加到了14个。奥古斯特.布菲(AugusteBuffet)在年采用巴尔德.波姆对长笛按键改造的方法,把这种改造方法移植到单簧管上面,最终形成了现在单簧管的样子,并确定了手指和按键的主要位置,这套体系到现在也没有怎么改变。
总而言之,用最早的“奥洛丝管”到后来的“沙吕莫管”再到后来的单簧管,单簧管这种乐器就是有规律的这样一步一步的演变而成。
当然,小爱也是吹单簧管出身,一生挚爱这种乐器,只是随便写写来给同样挚爱单簧管的人做一个普及的说明。希望更多的人来热爱这种乐器。
长按左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