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管 >> 黑管的习性 >> 飞天第一人杨利伟,18年过去了,为何
他是中国飞天第一人。
当今年新的航天员,登上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时,
很多人会发问,为何首次飞天的杨利伟,没有再次升空呢?
事实上,杨利伟虽然没有再次飞天,
但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和其他16名地面上的航天员,
需要做好随时顶上去的准备。
而且,一名航天员能最终升空,
整个过程堪比唐僧在西天路上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
年,杨利伟出生于辽宁的绥中。
父亲在土产公司上班,母亲是一名老师。
他是家里的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姐姐。
小时候,父母最初给他取名叫杨立伟。
不过上了小学之后,他觉得“胜利”的“利”字更好,
于是便“”把名字改成了杨利伟。
虽然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但父母很注重从小培养孩子。
杨利伟从小爱看书,从《水浒传》到《铁道游击队》,各种黑白的画册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有时候没钱买新书,他自己就去捡废品换钱买。
如此一来,读书既增加了他的知识,而劳动也磨砺了他的品行。
小男孩都有英雄梦,何况他生长的那个年代,正值崇尚军人的岁月。
看过很多英雄的书籍后,杨利伟也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英雄。
有一次和同学玩,他幻想自己是一名英雄,居然把同学给打了。
不但打了,还把人家的头给打破了。
那一次他挨了老师的批评,从此渐渐明白,英雄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打斗。
而第一次和军人、飞机这些元素联系在一起,是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部队。
绥中本地有一个军用机场,有一年过建军节的时候,杨利伟和同学去参观了。
银灰色的战机腾空而起又缓缓落下,飞行员穿着特制的衣服个个显得高达而威猛。
或许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在心底把飞行员定格成为自己崇拜的英雄。
光崇拜不行,还会有实际的行动。
18岁那年,杨利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挑战和转变。
他报名参军了,而且报名的还是空军。
飞行员的招募和一般的征兵不同,所有人都要通过严格的检测和考试。
他顺利通过了当年的考试,走进了保定航校。
没成想到了学校,还要再进行一次考试。
如果被涮下来,就和飞行员无缘了。
为了能够留下来,彼时他几乎是用披星戴月的劲头来学习的。
而结果也证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刚到航校的时候,他每天的神经绷得很紧。
学习以及每天的训练,都是雷打不动的。
正值青春年少,杨利伟给自己定的目标很高。
严苛的训练几乎渗透到了他的骨子里,并最终影响了他之后的工作和生活。
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正是他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才为之后的飞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渐渐地适应了部队的节奏后,杨利伟还发展了自己的爱好。
那时期,他喜欢上了唱歌,尤其还喜欢弹吉他。
很快他就成了航校里的文艺骨干,而且还学会了吹黑管。
一年的基础和理论学习后,他们终于要走进飞机的驾驶室了。
19岁那年的夏天,杨利伟和同学们来到了新疆。
茫茫戈壁,他们开始正式进行飞行训练。
彼时不但淘汰率高,而且训练任务也非常的繁重。
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谁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最终留下来。
在前期基础科目的训练中,杨利伟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而且他还是第一批单独飞行的学员。
还未等他庆贺,就遇到了高速翻滚和抗过载两个障碍。
这是每名学员都必须要通过的关卡,过不去,你就只能出局。
更为重要的是,和其他一些技术科目以及动作不一样,
这两项涉及到了人的生理素质。
每个人的生理情况都不一样,而且有时候不是通过克服就能过关。
为了能够让自己尽快过关,尽快适应高空眩晕,
除了基础的训练科目之外,杨利伟还经常给自己加上很多额外的训练。
他拼命的练习原地转圈,为的就是锻炼自己的前庭功能能够抵抗眩晕。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杨利伟完成了全部的飞行训练。
技术越来越纯熟的同时,他和同学也开始在空中玩一些花活儿。
有几次在训练的时候,他和几个同学会较劲儿,故意爬高,看谁能飞得更高。
但他们开的毕竟只是教练机,飞行高度有限制,
一旦爬得太高,降落就不能按照规定的时间飞回到基地了。
这帮学员也是艺高人胆大,他们也会突然来一个急速俯冲,而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到机场。
有时候,杨利伟和同学又会来一次超低空飞行。
仅仅50米的高度,地面上的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虽然时刻都在危险的边缘试探,但也正是这种训练,进一步提高了各自的能力。
三年的飞行学习结束后,杨利伟正式被分配到了甘肃某空军部队。
一年之后,他又从甘肃调到了陕西。
第一次和死神近距离擦过,是在年的一次飞行训练中。
彼时,他驾驶着飞机正在吐鲁番上空进行日常的训练。
但突然随着一声巨响,飞机单侧的一个发动机出了故障,几乎停止运转了。
这种情况被称为“空中停车”。
因为是超低空的训练,如果飞行员处置不当,马上就会机毁人亡。
而从飞行员自身安全的角度看,也可以选好时机跳伞。
但这样飞机会损毁,不过飞行员则能保证安全。
杨利伟没有这么做,彼时他想到的就是如何把飞机安全地飞回去。
但一个发动机动力不足,慢慢爬升起来很难。
而且飞机还在持续侧滑,操纵杆操作起来非常艰难。
杨利伟保持了最大的定力,慢慢把飞机一点点抬升。
飞机最终越过了天山,而后又缓缓下降,顺利降落在了机场。
当时飞机停稳后,地面上的战士都向他跑来。
那时候杨利伟才发现,自己的衣服就像水洗过一般。
但纵然是遭遇了如此重大的惊险时刻,第二天杨利伟还是正常地进行训练。
正是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超强的定力,3年之后,杨利伟有幸被选为了预备航天员。
那一年,杨利伟正好30岁。
彼时,杨利伟和其他被选中的飞行员一样,对于航天的了解和认知还是一片空白。
第二年初,一共名预备航天员,一起来到了青岛的一个空军后勤基地。
杨利伟和其他飞行员一起,将在这里进行初步的筛选。
光是体检,就用了整整30天,可想而知检查的力度有多大。
可能有的飞行员第一天还很高兴,第二天就会接到通知没有过关。
30天的时间里,不断有飞行员被涮下。
从最初的八百多人,降低到了四百多人,而后又直降到了只有一百多人。
最后留下来的,只剩下60人。
这还仅仅是最初步的筛选。
杨利伟通过了层层的检查,最后又和60人一起去了北京。
还要进行下一轮的复核检查。
10天的检查结束后,只剩40人了。
别以为这就是最终的结果,半年之后,剩余的20人,来到航天员中心,再次接受检查。
这一次检查,才算是真正触摸到了航天的大门。
杨利伟发现,检查的方式和手段和此前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会被安排坐在离心机里进行高速旋转,超高压会测试每个人身体的耐受程度。
除此之外,还会模拟进入万米的高空,而后检查生理的各项耐力。
前庭功能、下体负压、心理测试等多项功能,都会严苛地进行检测。
虽然杨利伟一一通过了测试,但他也坦言这些检查做起来非常的痛苦。
而且最后成为了正式的航天员,这些检查依然会是日常的项目。
目的是为了保证航天员的身体状态,并随时了解他们的各项机能情况。
而第一次检查后,原本的40人又被筛下了20人。
到年底,所有的检查结束。
不过最终的结果如何,并没有进行任何通知和说明,而是让他们各自回部队等候消息。
再接下来,还要分别对杨利伟在内的预备航天员的家属,进行谈话考核。
杨利伟的妻子叫张玉梅,她在此后,经过了专家组的考核。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的时间,包括杨利伟在内一共12名飞行员,才算正式通过了考核。
接下来,杨利伟和其他飞行员,还要进行长达5年的学习和训练。
距离真正飞天的那一刻,依然充满了各种变数。
比如,高等数学、自动控制理论、航天医学以及地理气象学知识,就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尤其是在模拟的飞船里进行训练,那密密麻麻的按键和图表,
顾及能让普通的你我他晕头转向。
这一切,杨利伟都学好了。他的各项综合成绩排名,在这一批的航天员中排第一。
然而就在年底,正值训练最紧张的时候,
杨利伟的妻子却生了大病,最后在北京做了手术。
妻子还躺在病床上,杨利伟又要到吉林进行训练。
由于是一次性的,不能补课,去还是不去,他充满了纠结。
那一夜,他在妻子的病床前坐了一宿。
第二天,他竟然瘦了整整一斤半。
此后的紧张训练和学习,还在继续。
转眼来到了年的5月,杨利伟和队员们再次进行了综合的考核与评估。
两个月后,有5人进入了下一阶段的任务。
又过了两个月,初步确定下来的是杨利伟、翟志刚和聂海胜三人。
三个人在当年的9月中旬,来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最后的训练和选拔。
年10月14日下午,杨利伟最终确定为首飞航天员。
翟志刚和聂海胜为备份航天员。
10月15日上午9时,杨利伟正式踏上了征程。
他在后来回忆起当时的那种感觉,火箭最初上升的过程中,负重的压力并没有在训练中大。
随着火箭的不断抬高,真正考验杨利伟的时刻才算到了。
因为火箭和飞船发出的抖动,共振过程中的痛苦,让他觉得自己快要不行了。
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26秒,而后他才逐渐感到那种不舒服的感觉慢慢消失了。
随着火箭的继续抬升,失重感出现,杨利伟才觉得浑身上下减去了千斤重负。
杨利伟坦言,那一刻的自己犹如重生了一般。
据说来到太空之后,航天员的大脑会产生一种上下颠倒的错觉。
如果这种错觉持续存在,可能会诱发空间运动病。
杨利伟乘坐的飞船刚进入预定轨道的时候,也遭遇了这种情况。
他唯一能解决的,就是闭上眼睛,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整整过去了几十分钟后,他的空间感才逐渐调整了过来。
经历了一次次的惊险一幕,在飞船返回的时候,同样也遇到了不可知的情况。
在降落的过程中,杨利伟看到窗户外由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一切烧得通红。
而且他还突然发现窗户上出现了裂痕。
原本他以为是玻璃耐受不了高温,后去之后才明白,
舷窗外还有一层防火的涂层,当时是那层涂层开裂了。
随后,飞船安全降落在了内蒙古四子王旗的草原腹地。
不久之后,搜寻队找到了飞船和杨利伟。
现场的很多人都向杨利伟跑去,甚至就连一名高大壮实的摄影师,都被人群挤倒了。
那一刻对杨利伟来说,应该是终生难忘的。
此后多年,我国的载人航天突飞猛进,把之后的几批航天员,都接连送入了太空。
而在这之后的飞天任务中,杨利伟都没再进入太空。
今年的神州十二号飞天,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中,还是没有杨利伟。
很多人想不明白,作为首飞的航天员,为何再没有飞天?
有人猜测是年龄因素,但事实上,今年飞天的聂海胜,比杨利伟还要大一岁。
也有人猜测是首飞的杨利伟是否负伤,或者是跟第一次的飞船共振造成的身体不适有关?
但实际上,火箭上升过程中造成的共振现象早已在技术上克服。
而杨利伟今年也曾表示,包括他在内的16名航天员,在任务之前都要进行全程的训练。
没有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则都是备份,而且随时要做好顶上去的准备。
这说明杨利伟本身的状态,也符合飞天的标准。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我国航天员选拔和培训的数量不断增多,
意味着每次执行飞天的任务,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但最终每次任务由谁来执行,选拔和考核的因素是综合的。
作为我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杨利伟还在和他的队友们,肩负着使命。
文
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