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第三次完整看完了久石让年在武道馆那场世纪演出。我想,这可能是久石让最后一次举办这种规模的演出了。人规模的合唱团无可挑剔的管弦乐团。久石让用音乐完美诠释了与宫崎骏几十年来的合作故事。闭上眼睛,只要跟着旋律,画面便一幕幕重现。即使你没有看过那些作品,你也能收获一种无法言喻的感动。坐在现场的观众,一定是最幸运的一群人~个人觉得,对于交响乐的理解,可能需要经历一场身临其境的演出才能真正感知。各种乐器的配合: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贝斯,黑管,竖笛,小号,长号,圆号,巴松,竖琴,鼓……这些乐器在指挥家的指挥棒下合奏诞生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听觉感受。其丰富层次及表现力可以说登峰造极。实际上,一个拥有出色交响乐团的城市或者国家一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为什么这么说?1.一个乐团的好坏建立于乐手的基本素养。器乐的学习大部分始于童年阶段,而音乐学习建立于一定物质基础之上,具备良好音乐氛围的社会环境才能培养大批优秀的乐手。最后,只有满足了诸多条件,才能让这些演奏家聚集起来。2.欣赏者体系。插个小故事,朗朗之前在杭州的一场演奏会,门票通过活动相当于赠送性质,最终依然没有送完……而朗朗在欧洲每次巡演,即使票价很高,却依然供不应求……好的艺术,需要好的观众才能欣赏。3.社会融洽带来的高度便利组织性。这是我自己编出来的一个词儿。就拿久石让那次演出来说,我想没有一年的准备应该拿不下来,一千多人的超大团队至少要排练上百次才能最终完美演出,这样的组织,协调,配合能力。我觉得国内的交响乐团可能不超过两个。国内目前的发展可能渐渐有所成效,但是地域性的巨大差异短时间可能无法解决。比如一些演出基本集中在北京和上海。该警惕的是……这些年的集体审美倒退,这个问题似乎还在严重化……从小孩子看的动画片就知道了……(庆幸小时候看的不是两只粉红色的小猪在泥坑里跳来跳去,别喷我,这不是我说的)艺术不分高低,但却分优劣,其中蕴含的价值观绝非娱乐性质。最后,说下自己比较喜欢的乐团:柏林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布拉格爱乐乐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