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管 >> 黑管生活环境 >> 独居老人生存画像精神上的孤独最可怕天眼
当你,老了!你会选择如何度过余生?是与子女在一起,享受“养儿防老”的“天伦”?还是宁愿独居,忍受或是享受“被无限放大”的孤独?再或者,倾一生的积蓄,走进养老院碰碰运气?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这样的选择题,或早或晚也将摆在我们面前。 北京的秋有些微凉,上午10点钟以后,小区里渐渐热闹起来,花坛旁的长椅被老人占满。有的独自一人,静静地坐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有的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小孩儿走路不稳,老人紧张地跟在后面;有的坐在轮椅上,目光炯炯有神,在保姆推行中,迎向秋日的暖阳。
人都会老,但没有老的时候,谁能想到,老,对于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老了总得有个窝吧” 李占英阿姨是个“老北京”,对这个小区最熟悉。小区里有几位老人,哪些老人独居,哪些老人孤寡,最近又新来了哪些老人,她都非常清楚。 午饭过后,李阿姨带着央视网记者敲响了小区里28层的一户人家。等了将近一分钟,一双骨节分明的双手打开了门,屋里一片漆黑,没有开灯。老人慢慢踱着步,开了灯,照亮了她略有些稀疏的头发——白的多,黑的少。 随后,略带有二胡般沙哑的声音从里屋传来,招呼我们坐下。藏青色羊绒衫配粉色衬衫的穿搭,显得李盛春大爷特别精神。梳得整齐的头发向后背着,露出爬有皱纹的岁月。 李盛春大爷今年82岁,老伴儿徐瑞敏阿姨83岁。
李大爷年轻时的照片
年,李大爷被分配到北京核二院,从此搞了几乎一辈子军用核工程,还参与了第一颗原子弹配套工程的部分设计。年退休时,被反聘到清华大学中核能源所,7年前(年,75岁)才正式退休,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李大爷和老伴过上了独居生活。 那时,他们住的老小区没有电梯,“爬上4楼要十多分钟,至少歇三四次”,李大爷略显沧桑的手在身前比画,“一步一步这么爬着走,偶尔可以,但天天得买菜啊!” 老两口有两个儿子,还没退休,一个住在北郊,一个住在顺义,每人都带着一个上学的小孩儿。“开车过来要一个多小时,如果堵车,来回四五个小时。” 不来会想,来了又嫌麻烦,这是让老两口一直很纠结的。“没地儿停车,做饭时,酱油瓶在哪儿、醋在哪儿,一大堆事儿!走了卫生还得自己搞!”不忍心让还在上班的儿子来回折腾,老两口没什么事儿也不叫他们过来。 和儿子不是没一起生活过,但生活习惯不一样。儿子晚上爱歌、跳舞、喝酒,“你说不让他们闹?”偶尔过年过节还可以接受,但到儿子那儿养老,还是要谨慎,李大爷清了清沙哑的喉咙,“老了总得有个窝吧!” 2年前,李大爷卖掉了原来的老房子,换到了现在这个有电梯的小区。以前上大学时,李大爷是文工团的,会演奏很多种乐器:钢琴、手风琴、黑管……还去人民大会堂演出过,“不过现在年纪大了,嗓子也坏了。”房门左侧摆放着一架用白纱布盖着的钢琴,身体硬朗的时候,李大爷正是坐在那架钢琴前,给孙女儿弹琴。 还算整洁的客厅内,触目可及的地方,摆放着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药。李大爷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身上还有5个心脏支架。老伴儿身体更不好,“十年的带状疱疹,一直疼痛难忍。自己洗澡都洗不了,能动的就是穿衣,慢慢地走点儿路。上厕所自己没问题,但做饭基本比较困难,要经常吃中药。” 为什么不雇一个保姆? 李大爷心中颇有芥蒂,“花钱不够生气的!不敢说,不敢动,动不动就走了,动不动就不干了……”然而这只是老两口不雇保姆的其中一个原因。
老两口因为神经衰弱,晚上休息要分开睡。要是睡在在一起,一个人醒了,另一个人这一宿也甭想睡了,互相影响。原来在老房子时,两个人就是通过敲墙互相通知对方,有事了赶紧过来,“听见了就赶紧过去,听不见就没救了。” 现在老两口住着大两居,一人占了一间,“雇了保姆,住哪儿呀?”本想把这个房子改出个单间,但想到要动工,李大爷也放弃了。“得找人啊!谁给你归置?没有那个精力了!”李大爷轻轻地叹息。 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就是老两口每天的全部。在屋里走路,一步路要换成2步走,防止一切摔倒的可能!“干累了就歇着,不愿意干就放那儿,家里有时脏就脏点儿,忍了!” 老龄、空巢、失能失智……近些年,这些关键词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大众视野,引起人们的重视。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曾表示,预计到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每2.87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 “小老人”帮“老老人” 人至暮年,身不由己。 2年前,李大爷刚来这个小区没多久,家里没电了,俩人黑着灯插上电卡,不知道把电闸合上,结果没洗脚也没洗脸,凑合了一宿,第二天早上遇到李占英阿姨,找物业才把问题解决。 李阿姨今年69岁,住在李大爷老两口隔壁,也是跟老伴儿过着独居生活。李阿姨有一个儿子。当年一个月挣三十多块钱时,养不起两个孩子,后来生活宽裕了,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行,也没再要孩子。 “老年人生活最大的困难,就是精神上的孤独。他们不缺钱,不缺物,缺的是关怀、关心、 “养老确实是个大问题,你把孩子跟你绑一块儿,孩子太苦了!”李阿姨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老年病也不少:高血压、糖尿病、哮喘……为了不拖累儿子,李阿姨平时特别注意养生,备着《本草纲目》,没事儿就看看。“尽量把自己身体弄好一点儿,生活能自理,不给别人添麻烦。” 3年前,小区居委会组织志愿者,对有困难的老人实行红苹果志愿服务队二对一指导。李阿姨果断报了名。现在小区里所有参与配对的老人都是李阿姨牵头配对的,他们叫“小老人”照顾“老老人”,志愿服务的老人不低于55岁,被服务的老人80岁到岁不等。 李阿姨了解到李大爷家的情况后,便顺理成章牵头帮两位老人配了对。因为住得近,也常常是李阿姨帮忙解决问题。 两个多月前,李大爷老伴儿身子虚,夜里盗汗,需要看中医,第一天看诊,第二天取药。李大爷一个人来回跑都困难,更何况要带着老伴儿。 李阿姨知道后,去居委会借了个轮椅,推着90多斤的老人每天赶公交车去看病,到医院两站地,坚持了一个多月。 “实在紧急了,可以打电话让儿子过来,但不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比如临时有病要吃药,家里药吃完了或者找不到了,煤气没了……还是要靠街坊邻里、社区居委会帮忙。”李大爷告诉央视网记者,现在小区里开设了“小饭桌”,做饭实在困难了,就下楼买一点儿,再不行还可以叫外卖,这样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小老人”志愿者每周会给配对的“老老人”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有什么事儿,“都挺好,就行了!”老老人”有什么需要,比如找个小时工,住院需要照顾一下,家里没感冒药了,也会给志愿者打电话求助。 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志愿者还会把老人们请出来参加活动,“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孤独,孤独比贫穷更可怕。”李阿姨说。
为了缓解晚年的孤独,李大爷学会了 有尊严地老去 韩爷爷是这个小区里为数不少的90岁老人之一,去年春节,他的老伴儿过世了。老伴儿过世之前,唯一的女儿给父母找了一个别墅式养老院。去养老院之前,韩爷爷跟李阿姨说:“我先去试试,不好我还回来”,结果一个月就回来了。 李大爷也考虑过住养老院,看过几家,但感觉找到一个清净的、合适的很难。“现在还没到那步”,关键是儿子们也不太同意去养老院,“有儿有女的,住什么养老院啊!”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我国已搭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多方面需求的重要一环,而社区作为依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何莹是这个小区的一位社区工作者,之前从事了至少10年的社区工作,她向央视网记者表示:“社区养老其实是很人性化的一种养老方式,它集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既可以让老年人就近养老,少了离家的乡愁之忧,又有了更多的归属感,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医院看病,医院还好,医院就会有很多问题。” 何莹之前所在的小区,有一位90多岁老人在卫生间大胯骨折,社区医院,老人要做手术,但子女在国外,志愿者不能签字,没有人签字就不能动手术。最后老人所在单位的厂长签了字,耽搁了一天多,老人多带了三个月夹板,当年就过世了。 “社区和志愿者能做的还是有限。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尤其需要家人或者专业的陪护,有些老人不能下楼,社区可以送餐,一对两对还可以,如果是很多老人就需要相应的机构、社会团体或企业组织,在硬件设备和制度上给予改善。另外,相对于物质上的需求,老人其实更需要精神上的陪伴。如何让老人在社区生活更幸福、快乐,仍需要倾全社会之力不断探索。”何莹表示。 “在配对的老人之间,或者和物业之间,可以安装一个类似呼叫器的东西。”李阿姨建议,因为老人发病往往在夜间,这样老人有困难的时候,就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尤其在夜里,一般人都睡了,物业还会有人值班。 老年人怕寂寞,也怕骚扰。如何让老年人在得到救助的同时,又觉得很舒服呢? “说话得特别恰当,不能把自己摆在这些事情的上头、前头,得以别人为核心。”李阿姨自己也是老人,所以特别容易理解老人的这种心情。 在李阿姨家中,客厅的墙上和门上都挂着她自己的书法作品。她有个单纯的愿望,就是让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长寿,有尊严地老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何莹为化名。)
来源央视网
编辑严莉莉
编审杨韬